图上古时代禅让制下隐藏的历杨逍史玄机
发布时间:2021-01-20 08:32:39
阅读:次
来源:金属丝厂家
最早记述“禅让”其事的是被儒家列为十三经之一的《尚书》。在其篇《尧典》中说的是“尧舜禅让”,而在《大禹谟》中则有“舜禹禅让”的记载。另外在《论语·尧曰》中亦有涉及到尧让帝位于舜的文字:“尧曰: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尔躬。允执厥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大意是说,尧希望舜在接替其权位后能坚守中正之道,爱护百姓,倘若不然,上天必将所降祥福收去。
尽管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此章并非孔子所说,而是后人把散简附于其后。但关于“禅让制”的记述从此成了儒家学派赞许上古三皇五帝的有力论据。“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》更是借老师孟子与学生万章间的一席话道出了”禅让“的真实含义--”万章问曰:‘人有言,至于禹而德衰,不传于贤,而传于子。有诸?’孟子曰:‘否,不然也;天与贤,则与贤;天与子,则与子。昔者,舜荐禹于天,十有七年,舜崩,三年之丧毕,禹避舜之子于阳城,天下之民从之,若尧崩之后不从舜之子而从舜也。禹荐益于天,七年,禹崩,三年之丧毕,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。……匹夫而有天下者,德必若舜禹,而又有天之荐者也,故仲尼不有天下。’“在孟子看来,”禅让“作为尚贤与能的良器,不仅需要德才双馨,更重要的是顺应天意。尧、舜、禹三者便具备了上述条件。
相关阅读